跟著總書記打卡|蘇州,蠻靈噶!
這里有“月落烏啼霜滿天”的寒山寺
有“中國第一水鄉(xiāng)”周莊
有“中國最強縣”昆山
有“世界第二斜塔”虎丘塔
有歷史逾千年的滄浪亭
這里是手工藝和民間藝術之都
絲綢產量居全國之首
有令人驚嘆、美不勝收的蘇繡
極具韻味、翩然六百年的昆曲
一碗涵蓋數種“澆頭”的湯面
“蠻靈噶”!(吳語意為“很好的”)
△寒山寺
01
這里緣何成為最強地級市?
地處長三角東南部的蘇州,地理位置得天獨厚,西抱太湖,北依長江,河港密布,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,土地肥沃,物產豐富,有“天下糧倉”“全國第一商業(yè)都會”之稱。
△京杭大運河蘇州段
2022年,蘇州市GDP穩(wěn)居全國前十,奪得地級市桂冠,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早就進入了一線城市的隊伍里。蘇州各縣級市常年居全國百強縣前列,昆山已連續(xù)位居榜首多年。
△蘇州昆山千燈古鎮(zhèn)
溫婉至極,這是蘇州給外界的最深印象。河湖縱橫的江南水鄉(xiāng),讓這里成為“東方威尼斯”,孕育蘇州人如水的性格。
△金雞湖桃花島
溫柔只是外表。今天的蘇州,穩(wěn)居全國工業(yè)城市前列,數百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星羅棋布,數百萬個市場主體生機勃勃。
蘇州擁有14個國家級開發(fā)區(qū),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常年領跑全國。空中客車中國研發(fā)中心今年在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正式啟用;電子信息、生物醫(yī)藥、納米技術、高端裝備、新型顯示……專注實體經濟的蘇州,正成為全球工業(yè)新地標。
2023中國民營經濟發(fā)展論壇發(fā)布“百強產業(yè)集群”,蘇州和上海各占5席、并列第一。
△蘇州金雞湖
這里河港交錯,湖蕩密布,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和縱橫交錯的陸路交通,再加陽澄湖站、昆山南站、常熟站、太倉站、張家港站等十余個高鐵站,以及多條鐵路,讓蘇州四通八達。
△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
△蘇州火車站
02
最江南
“人間天堂”蘇州有一串聞名遐邇的美譽:園林之城、狀元之府、院士之鄉(xiāng),擁有古典園林、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兩項世界文化遺產。水榭樓臺間,風花雪月里,白墻黛瓦上,處處是江南風韻、詩情畫意。
△獅子林始建于元代,是中國古典園林中現存的唯一一座禪意園林。因擁有一片嶙峋多姿的太湖石假山群,被譽為“假山王國”。
江南園林甲天下,蘇州園林甲江南。理水、疊山、花木、建筑……鼎盛時期,蘇州城內有200多處園林,園主多為文人和隱士,園林成為他們生活美學與精神追求的施展之地。
拙政園和留園是江南四大名園之二。拙政園的東花園開闊疏朗,西花園建筑精美,中花園的借景手法是蘇州園林的精華所在。
△拙政園
古城外的留園可“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”。經歷代園主營造,尤以太湖石假山佳構著稱,園內有中國最高的獨體太湖石冠云峰。
△留園冠云峰
滄浪亭最古老,可園是蘇州唯一的書院園林,網師園面積小但最有故事,三個園林都帶著濃濃的文人基因和學霸基因,而且感官體驗上就一個字:美。
△網師園?!熬W師”代指漁夫,園主以此表達對先位主人的致敬,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像漁夫一樣逍遙自在生活。
光福的虎山、黎里鎮(zhèn)的滸涇、三香路的虎嘯橋……據統(tǒng)計,蘇州有百余個帶“虎”的地名,位居江蘇地名“虎氣值”榜首,其中最有名的還是號稱“吳中第一名勝”的虎丘。
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,散發(fā)著一種柔情、婉約的江南水鄉(xiāng)之美。
博物館以江南傳統(tǒng)的粉墻黛瓦為主調,與池塘、假山、小橋、亭臺、竹林等古典園林元素呼應。
蘇州是京杭大運河蘇南段的第一站,古城內78條水道皆來自大運河的滋養(yǎng)。
作為江南的航運中心,只需一條船,蘇州即可將大量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往四方。
三萬六千頃太湖碧波,豐饒的物產和天堂般的風景,一大半給了蘇州。逛罷景點,去太湖邊的東山喝一杯新茶,再去西山找家客棧住下,眺望春日中的湖光山色,看帆影點點,等漁船歸岸,足矣。
△太湖環(huán)島路
從地圖上看,太湖形如一只碩大的水盆,由西南向東傾瀉著萬頃湖水,而周莊,恰好就落在太湖下游水網縱橫的“出水口”處。整個古鎮(zhèn)面積僅0.47平方千米,四周皆有湖泊環(huán)繞,煙波浩渺,如同眾星拱月,四條河流則呈“井”字形貫穿小鎮(zhèn),縱橫交錯,構筑成八道臨河古街。
03
最精致
不時不食,蘇州人有食鮮的嗜好,吃東西應時應節(jié)“靈是靈的嘞”“鮮是鮮的嘞”。
△蘇式早餐
△蘇式生煎包
春天里,遍地的野菜和鮮嫩的春筍都是重頭戲;夏季則河蝦正肥,吃一碗三蝦面再好不過;秋風一起,“水八仙”如芙蓉出水,大閘蟹正持螯殺來;嚴冬就屬一杯冬釀酒最迷人,迢迢千里勾了游子的魂。
△蘇州人說,沒有腌篤鮮的春天,是不完整的春天。
進入夏天,太湖籽蝦成熟之時,一碗鮮嫩豐滿的三蝦面是心尖上的至福。肥美的小河蝦,經過拆蝦人的努力,變成蝦頭里的蝦腦(黃)、蝦腹部的蝦籽、剝出來的蝦仁三種。
△廚師先用蔥姜黃酒炒熟蝦籽,然后用熟油炒蝦仁,最后把三蝦一起炒熟,只加少量黃酒,讓菜色鮮亮透明。
小暑前后一個月的鱔魚最為肥美,有“小暑黃鱔賽人參”之說。最有名的一道“響油鱔糊”,若是拿來做澆頭,一份面條或許遠不夠吃。
炎炎夏日,男女老少都捧著一個巨大的玻璃杯,這便是蘇州人的夏季專屬“奶茶”——蘇式綠豆湯。
△綠豆粒粒分明,軟而不破的綠豆做底、加上一勺雪白的糯米飯,蜜棗、金桔、紅豆,色澤繽紛的配料在微微冒泡的薄荷水中顯得賞心悅目。光是端起透明玻璃杯欣賞一番它的“美顏”,暑氣就已消了大半。
夏末,蘇州人又翹首以盼著一碗新鮮的雞頭米(芡實)。芡實的口感,軟糯而不粉,鮮嫩有質感,溫軟清香,粒粒彈牙。
莼菜柔滑、蓮藕鮮嫩、芡實甘美、菱角香糯、荸薺水靈、茭白清甜、茨菰可口、水芹爽脆,“水八仙”里都是滿滿水鄉(xiāng)味道。還有太湖三白、大閘蟹、鱸魚等珍貴食材,“鮮掉眉毛”的蘇州人更喜歡追求它們的原汁原味,將“因材施藝”做到了極致。
吃完夏天,秋天的大閘蟹又是新一輪的企盼。大閘蟹上市,百菜無味,這是蘇州本地人對螃蟹的期待。“不是陽澄湖蟹好,人生何必住蘇州”,蟹膏醇厚,蟹黃綿密,輕輕一抿便將這人間至味攬入舌尖。
△糯米藕
正月塘鯉魚,二月鱖魚,三月甲魚,四月鰣魚,五月白魚,六月鳊魚,七月鰻魚,八月鲃魚,九月鯽魚,十月草魚,十一月鰱魚,十二月青魚……蘇州人喜歡魚蝦蟹,十二個月都有魚上市,比“水八仙”時令性更強。在蘇州,制作松鼠桂魚(鱖魚)的水平,完全可以作為評判菜館廚師的標準。
蘇式月餅、蘇式酥糖、松子糖、棗泥麻餅等各式蘇州小吃,早已席卷全國,成為中式點心的高級品類。
△桂花糕
△八寶飯
△青團
除了四季,蘇州人一天的生活從清晨的一碗蘇式面開始,其中最講究的是面上的澆頭。專業(yè)的蘇式面館,澆頭可以達到幾十上百種,有素有葷,燜肉、炒肉、鱔糊、蝦仁、爆魚……紅湯、白湯,寬面、細面……在蘇州吃面也需要掌握一定技巧,不僅要一大早覓店,吃到一碗沒有面湯氣的面,更要知道“寬湯、硬面、重澆頭”這樣的行話。
△蘇州美食爆魚奧灶面
04
最盛名
這里既出名人,又產千年匠心
蘇州歷史上曾產生過狀元超50位,如今,這里走出院士100多位,冠絕全國。從千古完人范仲淹、兵家至圣孫武,到社會學家費孝通、物理學家李政道,作為江南文脈之地,蘇州的名人燦若繁星,遍及各個領域。
△重元寺
尤其值得一提平江路,住著最傳統(tǒng)的蘇州人,他們內斂、有涵養(yǎng)。國學大師錢穆、教育家葉圣陶、歷史學家顧頡剛等人,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。
△平江路
前身為蘇州府學的蘇州中學,校史已歷千年,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、清代錢大昕、沈德潛、翁同龢都在此學習過。晚清及民國時期國學家羅振玉、王國維、錢穆、史學家呂思勉、地理學家胡煥庸、教育家汪懋祖等人都先后在此執(zhí)教。
“良玉雖集京師,工巧則推蘇郡?!碧K州工,天下一絕。蘇州人杰地靈的背后,是匠人們的非凡創(chuàng)造力。他們取天地萬物,以巧手衍化,既為日常所用,又裝點生活。
蘇州有一股子與生俱來的“貴氣”,使得“蘇州制造”屢次得到皇家的偏愛,以至于連紫禁城都是明代時蘇州的“香山幫”匠人所設計建造,三大殿里鋪設的磚石,則是出自蘇州陸慕(舊時作“陸墓”)的“御窯金磚”。
△圖為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。
今天故宮里的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以及十三陵中的定陵,地面均為御窯所產方磚鋪墁,磚上尤可見“明永樂”“明正德”“清乾隆”等年號和“蘇州府督造”的印章字樣;北京頤和園、上海城隍廟、浙江普陀山的普濟寺等古建,乃至天安門城樓的修繕,也多用來自相城的陸慕金磚。
作為我國四大名繡之一,蘇繡歷史悠久,以精細、雅潔著稱。特別是“雙面繡”,創(chuàng)造出光線明暗強烈、富有立體感的風格。
“百戲之祖”昆曲與宋錦、古琴、緙絲、香山幫傳統(tǒng)建筑營造技藝等,共同壘筑起蘇州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的世界非遺高峰,厚文之“道”與精工之“技”融為一體,造就震爍中外的蘇工、蘇作。
△光福銅觀音寺
05
最綿軟
吳儂軟語是酥到骨子里的方言語種,許多好玩的詞,乍看令人摸不著頭腦,一聽解釋,立馬眼睛一亮,直拍大腿,大贊一聲“妙啊”。
比如,蘇州話里“頭”字仿佛妙語連珠般不斷出現,隨口就來。
“ 蘇州早浪頭,有個老老頭,既是大塊頭,又是書蠹頭。雖然有點困夢頭,還是不忘翻行頭,梳梳光郎頭,拿起破籃頭,攙好仔個毛丫頭,菜場浪去買肉骨頭,還塌仔一個便宜頭……”
【翻譯】
蘇州的早上,有個老人家,是位胖嘟嘟的大高個,也是一個書蟲。他雖然還有點困,但也不忘翻出自己體面的衣服,梳梳頭發(fā)不多的腦袋,拿起有點破舊的買菜籃,拉好了自家的小丫頭,到菜市場上去買肉骨頭,沒想到早去還貪到了點小優(yōu)惠……
這是很多老蘇州人小時候聽到過的一段順口溜。在蘇州話里,帶“頭”字的詞語,出現頻率相當高,比如:小商小販擺“攤頭”,樹蔭屋檐有“陰頭”,領導干部稱“頭頭”,機靈圓滑叫“滑頭”。
其實, 在元、明時期,蘇州的馮夢龍就編過吳歌,其中有歌曰:“梔子開花六瓣頭,情哥約我黃昏頭。日長遙遙難得過,雙手扳窗看日頭?!?nbsp; 其后綴都是“頭”字的?!邦^”還可以作名詞使用,譬如:被子叫“被頭”,手帕叫“絹頭”,錘子叫“榔頭”,膝蓋叫“腳饅頭”,公交站叫“站頭”,衣服領子叫“領頭”,不滿周歲的孩子叫“小毛頭”,細梗小棒叫“棒梗頭”,腦袋叫“骷浪頭”,蘇州人說話離不開“頭”字,就像景色秀美的蘇州,離不開吳儂軟語的蘇州話一樣。
△姑蘇內河
這就是“蘇”州,有魚有米的富庶,有水的靈動溫潤,不老蘇州用最樸素的白描,勾勒出世人心中向往的模樣。
本文來源: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
監(jiān)制/李浙 制片人/馬文佳
撰稿/于子敬 張婭喃
記者/楊光 景明
蘇州新聞中心虞恬靜、江蘇新聞廣播王德儉
配音/江蘇音樂廣播 尚華
設計/孟祥龍 校對/張?zhí)煊?/span>
部分素材源自荔枝風景線(攝影/騎水鳥的維生素、夏天)、蘇州發(fā)布、我蘇網、中國國家地理、地道風物、名城蘇州網、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、視覺中國、網友@謝不肉等
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)及本頁鏈接。
原文鏈接:http://m.rotooworld.com/news/detail/169027
全部評論